2006年5月23日,星期二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三版:世相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为逃三年刑罚 潜逃一十三载
本报记者 仇健 通讯员 王孝江

  因为一时意气用事伤了人,他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;因为忍受不了服刑的清苦,他潜逃了13年。逃亡的日子纵然风平浪静也掩饰不了内心的汹涌波涛,近日,后悔万分的葛某回到监狱投案自首,被余姚市检察院以脱逃罪提起了公诉。

  为帮女友  “热血”男儿获刑
  1991年12月某日,时年24岁的宁海人葛某在女友家作客时,得知女友遭到了同村人张某的辱骂与殴打。葛某找到张某,用水果刀将其肠子刺破,构成了重伤。
  一年后,葛某被宁海县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。但葛某一直对判决不服,再加上怀孕6个多月的女友被对方打成流产未得到处理,他怨气难消,萌生了逃跑的念头。

  翻墙越狱  为寻“自由”逃亡
  1993年5月23日晚上8时许,葛某借口有事找领导,骗过了值班民警后,来到二楼民警办公室。趁人不备,葛某窜到走廊东头,纵身跃出窗口,翻过外围墙,在夜色掩护下逃之夭夭。
  葛某坐车到宁波、奉化,然后到嵊州市一朋友处借了钱,辗转上海、郑州等地,最后来到河南省西峡县城关镇做了木工。
  为不露破绽,葛某下苦功学会了一口地道的豫西话。想到自己再也不敢回家了,葛某决定在河南生根。他结识了年轻女护士张某,经过一段时间的恋爱,两人便一起租房同居,并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儿子。就在这清贫却温暖的生活中,葛某隐藏了13年。

  情法感召  毅然回监自首
  可人们哪里知道,每当夜深人静,葛某都忍受着内心的煎熬:“凡是和别人争执,我只能忍气吞声,即便挨了打,钱物被偷,也不敢报警。平日里,只要听到警车的声音,就会如临大敌。一天到晚提心吊胆、夹着尾巴做人,我的心一天都没有踏实过。”
  由于是逃犯,葛某无法和妻子登记结婚,也不能给儿子一个好的教育环境,为此心里非常愧疚。此外,随着离家日久,乡思越浓。爷爷、父母的身体怎么样?兄弟姐妹都还好吗?家乡变成什么样子了?每每想到这些,他就心如刀割、彻夜难眠。
  去年12月,借做生意的机会,葛某在南昌见到了堂兄,这才知道爷爷与父亲几年前已经去世,年过七旬的母亲卧病在床,一直都在盼他回去。听到这些,葛某深深后悔起当初的愚蠢行为,因为只要认罪服法积极改造,早在10年前就可以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了。在堂兄的劝说下,他终于明白,投案自首才是自己的唯一出路。
  不久前,葛某安顿好妻儿后,在家人的陪同下主动投案自首。